蟄居城市的遊夢畫者
- peis1230
- 2022年2月14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
文/駱亭伶 (REMY EXCELLENCE 雜誌 2005專訪 )
前言
舉辦過「轉念」、「柿子紅了」以及「遊園犬驚夢」等多次個展的許旆誠,是一位頗受矚目的當代藝術家。他與城市之間保持著一種親近又疏遠的關係,在北投一幢公寓頂樓的小小畫室中,和一隻名喚「牛牛」的公犬,構築了一個如夢卻不幻、溫柔而豐厚的創作世界。
今年 35 歲的許旆誠,專注從事油畫創作已有 10 年的光景,在這繁華喧囂的城市中,維持如此純粹的生活與創作態度,經常使多數人感到訝異。不過,當許旆誠談起他小時候參加美術比賽的事情,倒可以嗅出一點蛛絲馬跡。他說,由於父親許和義是畫家的關係,所以小學老師總是選他擔任文化股長,然而每次參加比賽卻從來不曾得過名次。因為,他不喜歡由別人定好題目,只願意畫自己想畫的東西,所以很難在以宣導環境整潔或保密防諜為目的的競賽中脫穎而出。 也許,不去依賴別人的期待與掌聲來過日子,正是許旆誠與生俱來的天性,這位外表沉靜、筆觸感性的年輕畫家,內心其實有著強悍的一面,不論是畫作與人生,許旆誠都習慣自己去找題目。
啟蒙於雷驤老師
許旆誠有一張極為可愛的童年照片,是雷驤所拍攝,而這位既是作家、畫家、也是導演的全方位藝術家,正是他的啟蒙師。許旆誠說,由於雷驤老師是父親的學長,也是鄰居,因此當父親觀察到他「能夠長時間安靜作畫、對畫畫似乎擁有一股異於常人的興趣與熱情」時,就把他交給雷驤老師;「易子而教」的目的正是希望孩子不會受到父親的影響,而框限住可能性,教育態度不同於一般人。
雷驤老師的教學是開放寬廣的,從不會告訴他要怎麼畫,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啟發想像,誘導學生從文學、音樂、戲劇、影像等各種形式的藝術中吸取養分。因此許旆誠從小就喜歡聽故事,長大後更愛小說與電影,文學與戲劇發生的場景、情節,及閱讀後的感動,都影響了他的創作形式,只要潛心感受就能發現他的畫總帶有一些故事性。許旆誠說,他的作畫手法和文字書寫其實是很近似的,喜歡將薄薄的油彩一層層的上在畫布上,有著如書寫般的韻律感,在創作過程中帶給他極大的滿足。
從內心深處挖掘的創作過程
許旆誠是在高中時確認了自己的志趣,到了大學就讀美術系後開始從事油畫,因為對他來說,油畫的變化最為多樣,可以進行各種嘗試。有人說,許旆誠的作品總給人淡雅卻又多愁的感覺,他特殊的用色和抽象後的符碼,讓人有如進入幻境一般。他也自剖,從內心與生活出發,畫與自己有關的事物與心情,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創作態度,而在畫中也往往反映出許旆誠不同時期的狀態。尤其創作時,總是處在一個抑鬱躁膩和靜謐純粹交疊的心理堆砌之下,這些作品可說是自己喃喃自語的想法和陰澀晦暗夢境的再現。 從大學、退伍到第一次舉辦的「反影」個展,這時整體畫風感覺較為陰鬱,肇因於他對當時的學校教育感到失望,一種被大環境擠壓的失落與煩悶,透過一幅幅畫作提出疑問與尋找出口。
而個展「柿子紅了」時期的畫作,則是因為從大學時代,許旆誠父母親遷居到新竹北埔,對於一直居住在城市的他來說,鄉居生活帶來了新的刺激;盛產柿子的淳樸客村成為他靈感的來源,飽滿完熟的柿子、塊狀鮮明的田園,以及自成一國的磚屋聚落,讓觀者感到一種凝視遠方風景以及觀照內心的思索;此時,許斾誠的畫風似乎跳脫了過去。由於這次個展是在北埔舉行,也是這個客家小鎮第一次舉辦畫展,不但普遍受到好評也非常具有意義。
遊園犬驚夢的心靈異想
2004 年展出的「遊園犬驚夢」系列作品,許旆誠以他飼養的寵物「牛牛」的夢境為題材,營造出一個遊走於想像與現實的世界,溫柔敏感的畫風筆觸,以及以動物為主角的介入點,讓許多人感到可親與驚艷。
許旆誠說,將陪伴他 5 年多的牛牛入畫,是一直想做的事情,某日在一場白日夢的引發下,有如打開了多拉 A 夢般的任意門,讓他藉由遊夢的方式,讓牛牛遊走在各種介於幻想的場域,時而注視著雨點的滴落、仰望戲月的自我,時而在山水畫境中自在嘻遊。這是牛牛,也是許旆誠想像中的現實世界,流動的意識中有一種介於夢與詩的意象,十分動人,儘管意境不同,卻讓人聯想到布紐爾的經典短片「安達魯之犬」,同樣有著靈光乍現的超現實創意。
2006公園系列
談到目前正在累積醞釀的「公園」系列,許旆誠說,這次主題的延展其實跟牛牛也有關係,因為遛狗的關係,公園成為他日常活動的一部分。他觀察到公園是都市才有的景觀,住在城市裡的人,想要與自然接觸時,就得到公園去,是心靈沉澱的出口,有趣的是這與觀畫的行為是頗為近似的,而且公園的風景是一種模仿自然、人造的風景,這一點又和畫家筆下的世界有某種程度的吻合。
目前他完成了數幅畫作,包括每天遛狗必去、曾做為電影《向左走、向右走》拍攝場景的北投公園,洋溢著一種明亮溫暖的光彩;而另一幅小時候媽媽曾帶他去的台中公園,則帶著記憶中的懷舊筆觸。特別的是,為了表現公園中刻意營造自然的突兀與僵硬感,他首次嘗試以帶有和風與客家色彩的花布拼貼在畫中,替代花樹或石頭,讓畫面有著一種復古或枯山水般的簡潔美感,效果不凡。
而從這一次的創作可以看到牛牛退出了主人的畫中,似乎象徵著主人不再藉由牠的型體去馳騁於想像的國度,在城市的現實場景中,傳達出一種人與空間、環境的私密對話。 戲稱自己過著「獨居老人」生活的許旆誠,在目前台灣的藝術創作環境中,應該還是有點寂寞的吧,他說,前往日本旅行時,發現日本的美術館都要排隊,顯示當地國民美學教育的普及程度要比台灣高多了;而目前韓國正以推行「家家有真跡」的活動,來支持創意產業,因為複製畫與手工畫帶給觀者是截然不同的感覺。提到對讀者有關藝術的建議,許旆誠仍舊不多話卻重點的提示,「多接觸任何的藝術東西都是好的!」
採訪當天,在許旆誠位於北投的私宅與畫室中,總是若有所思的牛牛仍一如往常的靜靜待在主人腳邊,一身黑白的毛色,在大屯山的藍天下顯得特別分明,在淡雅、安靜的場景中,隱約有一點起伏市聲從遠方傳來,一如他的畫中世界,帶給人一股靜心的力量。
Comments